20.jpg  

深夜12點,許多人已進入夢鄉。台北市大業路一棟商業大樓的地下室卻鑼鼓喧天,七、八個人滿頭大汗地敲打木琴、大鼓。台北藝術大學校長朱宗慶正在仔細聆聽,他力求完美,一次又一次要求團員們重複練習。

他們是朱宗慶打擊樂團的團員,為了代表台灣到海外表演,半夜聚在一起練習。2011年4月中旬,他們空運5600公斤的樂器、道具前往印度,成為第一個接受印度官方邀請的台灣表演團體,不僅吸引當地電視台現場轉播,各大報紙也均以半版報導。

「相當成功的表演,為台灣其他團體日後來印度演出,打響了頭一炮!」駐印度代表翁文祺說,當天朱宗慶打擊樂團表演印度民謠和寶萊塢電影歌曲,風靡全場,觀眾起立喝采,讓印度人瞭解台灣不只有資訊業,文化表演也是一流。

 

朱宗慶打擊樂的全球地位

● 全世界表演最頻繁的打擊樂團,世界上有250萬人看過他們的表演

● 創辦人朱宗慶在1997年獲國際打擊樂協會頒發傑出貢獻獎,2009年更獲得終身教育成就獎,為史上第一位獲獎的華人

  

我所看見的進步台灣 

政府在1987年解嚴後,塑造自由的創作環境,台灣的藝文發展有如百花齊放,我大大受益,台灣也累積文化軟實力,以致能在世界上發光發熱。(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朱宗慶,圖前排中)

【本文摘錄自遠見雜誌6月號,更多內容請至看見台灣進步100

看見台灣進步1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9.jpg  

過去20多年來,台灣有一個發展面向,正反兩面衝擊均很強,讓人不知道要說這是進步、還是落後的力量?

但光從琳瑯滿目的發展而言,這個面向至少給了台灣多元、活潑與包容彈性的新能量。

自從1987年台灣解嚴後,台灣人民開始享受出版及新聞的自由,各式書籍、電視頻道、24小時不斷播放的新聞等紛紛出現。生活在台灣,自由表達、自由取得訊息,是如此地理所當然。

無論閱讀或視聽,我們能夠接觸的嚴肅、娛樂性訊息的豐富程度,有了國際比較後,更能懂得感激如此的豐盛。

 

台灣傳播產業的全球地位

● 國際專業機構ITU報告資料顯示,2008年,台灣每百人擁有50.5台電視機,排名世界第3

● 全國性播放的24小時電視新聞頻道,台灣共有9台

● 以人均計算,台灣每567人每年分配到一本新書

 

我所看見的進步台灣 

台灣新書出版量愈來愈大,蓬勃發展,這是好現象,是台灣可以感到驕傲的地方,書愈多愈好,但應該愈讀愈慢。(台大外文系退休教授王文興)

 

【本文摘錄自遠見雜誌6月號,更多內容請至看見台灣進步100

 

 

看見台灣進步1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8.jpg  

 

台北故宮博物院以豐富的華夏文物館藏,名列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,早就是台灣的殊榮。近70萬件收藏包括《毛公鼎》《翠玉白菜》等無價之寶,還有全球不到70件的北宋汝窯作品,故宮就獨占21件,為世界第一。

近年來,故宮更與時俱進,結合高科技與文創,將典藏文物褪去「貴族化」的華麗外衣,創造出新價值,成為台灣進步的象徵之一。

 

台北故宮的全球地位

● 世界5大博物館之一,分齡分眾教育超越國際水平

● 世界上最完整、最大的華夏文物博物館

● 首辦文創產業發展研習營,獨步全球

 

 

我所看見的進步台灣 

1965年蔣復璁擔任台北故宮首任院長時,就開始培育人才,並送往國外學習。台灣已擁有優秀人才,足以發展文創產業,尤其在故宮豐富的典藏支援下,一定可以結出果實。(故宮院長周功鑫,圖左三)

【本文摘錄自遠見雜誌6月號,更多內容請至看見台灣進步100

看見台灣進步1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7.jpg  

上個世紀末,美國政治學家杭亭頓(Samuel Huntington),就已經觀察到大陸在意識形態上的轉型。比較台灣及新加坡後,他發表了著名的結論:台灣和新加坡是中華文化5000年來發展的最成功的兩個華人社會,其中,台灣模式將因自由民主,而能在全球性的文化競爭中延續下去,成為中國大陸未來發展的重要參考。

杭亭頓的觀察無誤。如今大陸產業升級,開始想以中華文化為國家軟實力以德服人。於是他們拾起曾在文革中被摧殘的中華文化碎片,請孔子當代言人,在世界各地大興孔子書院,大舉向台灣借將取經。

因為他們發現,自由民主的台灣,早就將中華文化成功地融入現代社會,是世界上唯一還保持著遵行中華文化生活的地方。

  

台灣發揚中華文化的全球地位

● 目前世界各地華文重鎮的建立者,不少各國政界與名人曾於1960~1970年間來台灣學習中華文化。包括澳洲前總理、日本前首相、美國密西根大學教授孟旦(Donald J. Munro)等

 

我所看見的進步台灣 

要認識50年的中國,就去大陸,那是短期的中國;要認識5000年的中國,要來台灣,因為中華文化中的道德價值觀,是一直細膩地保存在台灣的生活裡的。(台師大國語教學中心主任周中天)圖為台師大國語教學中心外籍生組成的龍舟團隊

【本文摘錄自遠見雜誌6月號,更多內容請至看見台灣進步100

 

 

看見台灣進步1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6.jpg  

2008年,魏德聖的《海角七号》破紀錄的在台灣創下5億3000萬的票房,僅次於《鐵達尼號》,振奮沉寂已久的台灣電影市場。

同年,台灣電影在國際影展的表現也很亮眼。2月的柏林影展,張作驥的《蝴蝶》與周美玲的《漂浪青春》同時入圍電影大觀單元。 

到了5月坎城影展,鍾孟宏的《停車》入圍「一種注目」單元,而何蔚庭繼以《呼吸》在坎城為台灣拿到第一座最佳短片獎後,新作《夏午》再入圍導演雙週。

回首1980年代,侯孝賢、楊德昌與蔡明亮等導演,以獨特寫實的敘事美學,在國際三大影展競賽奪獎連連,掀起台灣新電影的浪潮。如今,三大影展不再只是大師的舞台,而是台灣新一代導演,紛紛從觀摩及小型競賽單元,力爭出頭的機會。

 

影像創作的全球地位

● 2010年,台灣124部電影入圍國際影展 

● 2010年,海外舉辦台灣電影節活動達421部

● 2004年至2010年,台灣新銳導演在柏林、坎城與威尼斯影展得獎數達9部

 

我所看見的進步台灣  

台灣人很可愛,環境不佳,仍堅持創作不輟。輔導金與公視人生劇展的補助持續加碼,支持了新一代創作者,在沒有特效、美術與明星等資源下,創作類型愈多樣好看,讓台灣電影走向國際。當台灣電影走出去,也就代表台灣走出去了。(《艋舺》等國片監製李烈,圖右二)

【本文摘錄自遠見雜誌6月號,更多內容請至看見台灣進步100

 

 

看見台灣進步1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5.jpg  

只要有華人的地方,就不難聽到台灣製造的流行音樂。要說台灣是華語流行音樂的搖籃,真的是一點也不為過。

過去40年來,幾乎每個年代,台灣都有代表性的歌手和作品產出,引領全球華人的聽覺。

從1970年代民歌運動的王夢麟、齊豫、馬兆駿、黃大城,到1980年代羅大佑、李宗盛、潘越雲、陳淑樺、蘇芮、小虎隊,張雨生代表滾石、飛碟兩大唱片公司爭奇鬥豔,或者是1990年代,星、馬、香港、ABC湧入台灣的偶像潮流,以及台灣音樂新浪潮的伍佰、陳昇、交工樂隊、郭英男,甚至是2000年後以周杰倫、蔡依林、羅志祥、張韶涵為代表的新數位時代。

在華語流行音樂圈,台灣始終是個重要指標。

華人區域傑出歌手或創作人都知道,想要發行國語唱片,非得先在台灣成功,再前往中國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香港等華語圈發展。「如果沒有在台灣被肯定,將很難在華人流音樂圈立足,」滾石集團董事長段鐘沂指出。

 

台灣流行音樂的全球地位

● 台灣的流行音樂市場曾高居亞洲第2

● 全世界80%的華語音樂都是在台灣創作

 

 

我所看見的進步台灣 

台灣流行音樂是在解嚴、解禁之後,才能百花齊放地綻放出過去30年的繁華,那是所有華人社會都無法媲美的,為什麼中國大陸的流行音樂追不上台灣?因為他們缺乏自由開放民主的土壤和空氣。(滾石集團董事長段鐘沂)

【本文摘錄自遠見雜誌6月號,更多內容請至看見台灣進步100

 

 

看見台灣進步1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4.jpg  

大陸作家余華在著作《十個詞彙裡的中國》,選了十個關鍵字來定義當代中國。其中一個就是有「模仿」之意的「山寨」。

如果要幫當代台灣下關鍵字,那麼代表「創新」的「發明」肯定會入選。

數字就是證據。光在2010至2011一年間,台灣代表團在世界六大發明展戰果輝煌,橫掃瑞士日內瓦、美國匹茲堡、德國紐倫堡、韓國首爾,獲獎數均為全球第一。連較少參加的俄羅斯莫斯科和法國雷平發明展,獲獎數也都極亮眼。

在這些場合裡,因為有如此亮眼的成績,台灣人當然可以很自豪地做「發明外交」。

 

 

台灣發明能力的全球地位

● 2011年,日內瓦國際發明展,台灣獲獎數蟬聯全球第1;法國雷平國際發明展,台灣共奪4金、9銀、19銅,及11面法國發明協會頒發的特別銅牌獎;莫斯科阿基米德國際發明展暨發明競賽,台灣共得17金、20銀及9銅,並獲大會頒贈最高榮譽金阿基米德獎等特別獎

 

 

我所看見的進步台灣 

 我們這一代做代工出身,很會在別人畫好的框框裡塗顏色;現在做品牌,明明有一整張白紙可以自由發揮,卻常不知道要畫什麼。現在台灣在國際發明獎得獎多,特別是學生很願意放手創作,這絕對是好事,讓下一個世代上看到創新的希望。(華寶通訊新事業開發處副處長黃國聰)圖為公東高工

【本文摘錄自遠見雜誌6月號,更多內容請至看見台灣進步100

 

 

 

看見台灣進步1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13.jpg  

2011年2月德國iF設計獎,選出100件設計概念獎,台灣的學校大放異彩。台科大、成大、樹德科大、台師大、實踐、大同、明志科大、嶺東科大、北科大、銘傳共十校學生包辦31件得獎作品,領先居亞軍的韓國(24件)、與並列第三的中國與德國(15件)。

尤其台科大囊括14件,創下單一學校紀錄成為世界之冠,總積分380分,躍升iF大學排行(iF Ranking Universiry)首位,包含成大、樹德科大、北科大等,台灣共14所登上iF大學排行榜前100強。其中台科大工設所學生呂宗昱的玩具守護者,先前已拿下紅點(reddot)和美國傑出工業設計獎(IDEA Award)。

成大工業設計所博士生李易叡的筆尺(Pen Ruler)作品,也在本屆iF概念獎奪得全球第二名,創下歷年來台灣學生獲獎最高名次。

設計教育在台灣的成就,藉由一位位學生征戰各大國際設計競技場,展現驚人的爆發力。

 

台灣國際設計的全球地位

● 近5年內,德國iF、紅點等各大國際設計競賽,台灣學生累積獲獎超過300件

● 台創中心統計2003年至2011年5月中,在國際4大設計獎中,臺灣企業產品加上學生設計總得獎數達1431件

 

 

我所看見的進步台灣 

從關心使用進步到關心使用者、從注重功能到注重感覺、從強調高科技化變成高個性化,台灣對設計的概念已從硬設計進步到軟設計,這正是台灣的優勢(台灣藝術大學設計學院院長林榮泰)圖為台灣科技大學

【本文摘錄自遠見雜誌6月號,更多內容請至看見台灣進步100

看見台灣進步1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2.jpg  

除非是發展落後的國家,否則沒有哪個國家不重視奧林匹亞競賽,」國際物理奧林匹亞委員會祕書長、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林明瑞堅定地說。

國際奧林匹亞競賽是針對20歲以下高中學生所舉辦的國際學術競賽活動,每年輪流在不同國家舉辦一次。目前我國每年選派選手參與的項目有數學、化學、物理、資訊、生物、地球科學共6學科,在每個科目,台灣成績都非常亮眼。

教育部統計,台灣歷年參加國際數理學科奧林匹亞競賽共抱回143面金牌、173面銀牌、67面銅牌和13面榮譽獎,合計396面獎牌。

台灣已是十足的奧林匹亞競賽得獎大國。近七年各科派出去的國手全數滿載而歸,奪牌率100%,臺灣學生等於是得獎保證。尤其化學、物理、生物、地球科學這四科,台灣都曾在國際排名第1。

 

 台灣奧林匹亞競賽表現的全球地位

歷年來共獲得396面獎牌,6項科目總奪牌率為96.35%

● 2004年至2010年,國手奪牌率100%

● 2007年至2010年,地球科學奧賽蟬連世界第1

 

 

我所看見的進步台灣  

人類社會的改變不能沒有頂尖人才,國際奧林匹亞競賽是年輕頂尖人才的搖籃,奧賽的優異成績代表臺灣未來的進步潛力。(中央大學統計研究所教授傅承德)圖為台科大奧林匹亞競賽團隊

【本文摘錄自遠見雜誌6月號,更多內容請至看見台灣進步100

看見台灣進步1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1.jpg  

2010年,是台灣學生在國際程式大賽上表現最突出的一年:資訊奧林匹亞(International Olympics in Informatics,IOI)大賽,台灣隊奪得一金三銀,總成績排名第五;全球大學程式競賽(ACM∕ICPC),台灣拿到第三名,是歷年最佳名次;以團體方式來競賽的國際學校程式設計大賽(International Schools' Software Competition,ISSC),台灣隊更奪得史無前例的全球冠軍!

你可能很難想像,不過五年前,台灣學生在各大國際程式設計競賽的成績,常連前十名都排不上。 翻開過去十年來,各大國際學生程式設計競賽得獎名單,幾乎都是由俄羅斯、中國大陸、東歐新興國家包辦。

 

台灣程式設計的全球地位

● 2010年參加團體國際學校程式設計大賽,台灣隊奪全球第1

● 2010年資訊奧林匹亞大賽,台灣隊奪得1金3銀,總成績第5

  

 

我所看見的進步台灣 

台灣學生對電腦充滿熱情,再加上有經驗的團隊做好培訓,不僅比賽實力會進步神速,未來台灣科技軟體實力也會升級。(中山大學資工系教授官大智,圖左二)

【本文摘錄自遠見雜誌6月號,更多內容請至看見台灣進步100

看見台灣進步1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